观点&趋势

PERSPECTIVES & TRENDS




电话:023-63876532 18696576719

地址: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翠湖天地SOHO 23-12 

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6种理论基础

星际xj娱乐官方-(中国)股份有限公司:2018-08-24 来源:

 

1 专业分工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 (Adam Smith1776)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专业分工理论。他提出分工是增进国民财富的源泉这一观点,并将分工划分为企业内部的分工、企业间的分工以及产业分工或社会分工三个层次。单个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和能力的限制,在分工时面临两难选择,分工过粗则无法实现效率的提高,分工过细则可能导致生产规模过小和组织管理成本过高;而纯粹的市场分工又面临着较高的交易成本。因此,企业间的分工正是企业集群产生的原因和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继亚当·斯密之后,马克思(MarX)从社会分工与产业分工关系的角度对劳动分工进行了研究,提出分工和协作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观点。企业集群内部的分工与合作产生集体生产力,使集群内企业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从而成为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2 规模经济理论

马歇尔(Marshall1980)在其198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的概念,并根据研究对象和产生原因的不同,提出了内部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其中,内部规模经济主要指单独企业依靠自身所拥有的资源,通过自身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而形成的规模经济;外部规模经济则特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众多企业聚集而形成的规模经济。马歇尔对英国传统行业内中小企业集群现象与外部规模经济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外部规模经济效应是中小企业集群(工业地区分布)产生的主要原因和竞争优势的来源。胡佛(1992)在其《区域经济导论》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将规模经济分为单个企业、企业集团、企业集群三个层次。

根据规模经济理论,生产、销售同类产品的相关企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而产生的成木降低和效率提高是企业集群的竟争优势来源。成本的降低主要来源于专业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带来的劳动力搜寻成本的降低和辅助性工业的产生带来的生产成木的降低;效率的提高则来源于专业的人才、机器的使用和区域内资金、技术、能源等资源的聚集以及企业间知识、技术的溢出效应。

3 聚集经济理沦

聚集经济理论由德国区位经济学家韦伯(Weber1909)首先提出。他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从企业集聚的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了企业集群的产生原因与竞争优势来源。韦伯将企业集聚优势的形成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阶段,表现为企业自身规模扩大、成本降低带来的聚集优势;第二阶段为高级阶段,使企业间通过相互联系而形成的集聚优势,即企业集群的产生。韦伯认为聚集经济带来的成本降低是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具体包括专业技术设备的使用,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专业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的形成以及随着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的完善带来的企业运营成本的降低四方面的因素。

4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由科斯(Coase1937)首先提出,他在《企业的本质》一书中,将交易费用定义为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发现价格的成本,科斯认为利用价格机制组织生产最直接的成本就是发现和确定价格的成本”;二是谈判和签约的成本,包括寻找交易对象和签订合同的成本;三是利用价格的机会成本,包括监督合同执行和违约带来的成本。在对交易费用与制度形成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斯定理,即在交易费用为正的情况下,不同制度选择的资源配置效率是不同的。

在科斯提出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威廉姆森(Williamson)将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资产专用性概念引入,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交易费用理论。有限理性是一种中等程度的理性,指人们期望理性的行事,但只能在有限程度上做到;机会主义是指交易过程中的欺诈行为;资产专用性是指专用性投资一旦做出,则不能转为其他用途。在企业集群内部,相关企业围绕集群内产业链,进行分工和协作并通过地理上的聚集缩短运输和物流费用;在企业集群内部通过长时间面对面交易形成的关系来降低不同谈判、合同、融资等费用,从而具备交易成本优势。

5 竞争优势理论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企业集群竞争力来源的角度对企业集群进行了分析。在其1990年出版的《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由生产条件、市场需求、相关支撑行业状况、替代品和竞争四方面因素决定。在在对德国、加拿大、日本、美国等国家的企业的研究过程中,波特认为企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使得集群内企业间增强要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有助于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力。

按照迈克尔·波特的观点,集群内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集群内企业能力的提升。首先,与产品市场、要素市场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地理接近可以大幅度减少企业的搜寻成本;其次,地理上的聚集使信息可以在企业间及时、高效的传递;再次,企业集群的产生促进了所在地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推动了企业的进步和成长。二是企业集群对创新的促进作用。地理上的聚集使得集群内企业间的信息更好地传递,先进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得到迅速的交流,有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从而增强了企业创新的动力;同时,面对面的交流有助于供应商、分包商、上下游企业间共同参与合作过程。三是集群内部完善的分工合作体系有助于新企业的形成和成长。

6 新经济地理理论

新经济地理学将空间维度引入经济学领域,强调企业所面临的地理功能环境特点对企业集群形成的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克鲁格曼(Krugman),他以传统的收益递增为理论基础,引入地理区位等因素,分析了空间结构、经济增长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新的空间经济理论。按照克鲁格曼的观点,企业集群竞争力来源于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需求的交互作用。克鲁格曼发展了集聚经济的观点,由于路径依赖和规模报酬递增,产业集群一旦建立起来,便产生了发展的动力。